法定节假日不放假未必算违法。若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加班或强制加班且未支付法定加班薪资,则构成违法;若依法支付加班费,支付高于平常薪资的三倍薪资,则不违法。
1、法定节假日的强制性规定
依据中国《劳动法》《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等有关法规,法定节假日不放假是违法行为,除非满足特定例外条件,以下是核心法律依据:
1、《劳动法》第四十四条第三款,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高于薪资的百分之三百的薪资报酬。第四款,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可以安排补休的,支付高于薪资的百分之二百的薪资报酬。
2、《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方法》:明确规定了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和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
3、《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每天工作低于8小时、平均每周低于44小时,保障劳动者法定节假日休息权。
2、法定节假日不放假的违法情形
以下两种状况均属违法行为:
1、未经协商强制安排工作:典型场景是企业以“业务紧急”“行业特质”为由,在新年、十一国庆节等法定节假日需要职员上班,且未支付3倍薪资。《劳动法》第四十四条明确,法定节假日工作需要支付3倍薪资,不可用调休替代。
2、完全剥夺法定节假日休息权:典型场景是企业直接取消法定节假日,既不安排工作也不支付薪资,或仅象征性放假半天。《劳动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1日,法定节假日不能以调休、换班等形式剥夺。
3、什么状况不算违法
1、紧急状况:如发生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事件,需延长工作时间。注意:需事后补休或支付加班费。
2、特殊行业需要:如铁路、航空、电力、医疗等行业,因公共服务性质需持续运营,可通过集体协商拟定特殊工时规范。
3、与劳动者协商一致:企业可提出调整法定节假日的书面策略,经劳动者赞同后实行,但仍需支付加班费。
4、企业违法怎么样维权
若遭遇法定节假日不放假且未支付加班费,需按以下步骤维权:
第一步:固定证据:①考勤记录:保存钉钉、企业微信等考勤系统中法定节假日的工作记录。②薪资条:核对薪资单中是不是包括法定节假日加班费。③交流记录:截取企业需要节假日工作的公告、邮件或微信聊天记录。④证人证言:同事可作为加班在场证明。
第二步:与企业协商:①书面抗议,以邮件或函件形式需要企业补放假或支付加班费,并明确法律依据。②录音取证,在交流中录音,注意合法合规。
第三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投诉途径是①电话,12333全国劳动保障热线。②线上,登录当地人社局官方网站提交投诉。所需材料:①劳动合同、薪资条、考勤记录、交流记录等,书面投诉书,列明企业违法行为及诉求。
第四步:申请劳动仲裁
适用情形:①劳动监察部门未受理或处置结果不认可。②企业拒绝履行仲裁裁决。
仲裁请求:支付法定节假日加班费差额、支付赔偿金。
时效限制: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为一年,从当事人了解或应当了解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第五步:向法院提起诉讼
适用情形:对仲裁结果不服,可在收到裁决书15日内向法院起诉。
5、容易见到误区与避坑指南
1. 误区1、“自愿舍弃节假日”合法?
解答:不合法!企业以“职员签字赞同”为由免除法定节假日责任的行为无效。
2. 误区2、“调休抵消法定节假日”合法?
解答:不合法!法定节假日是带薪假期,不可以用调休代替。
3. 避坑建议:
• 不随便签署空白协议:防止赞同企业“弹性工作制”“自愿舍弃节假日”等不合理条约。
• 保留所有证据:聊天记录、录音、考勤截图等需明确标注时间与内容。
• 优先选择协商:通过工会或企业内部调解解决争议,减少维权本钱。
:未经授权,不能转载本站原创内容,不然将追究法律责任,日前有不法分子紧急侵犯本站权益,已走法律程序!